工程训练中心
 本站首页  中心概况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党群建设  教学与管理  实训资源  创新创业  学校主页 
  通知公告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金工实习... 2025-04-21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金工实习... 2025-04-14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金工实习... 2025-03-28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金工实习... 2025-03-17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金工实习... 2025-03-03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金工实习... 2025-02-17
工程训练中心主要人员分工架构表 2025-02-13
创新创业学院(工程训练中心)202... 2025-01-10
  教学管理
太原理工推免最新文件出台 2025-01-22
2024年年度报告公示--工程训练... 2025-01-11
2023年年度报告公示--工程训练... 2024-01-22
阶段性总结报告(2018-2022年)... 2023-06-28
2022年年度报告公示--工程训练... 2023-02-28
2021年年度报告公示--工程训练... 2022-02-28
2020年年度报告公示--工程训练... 2021-02-28
2019年年度报告公示--工程训练... 2020-02-28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我校机器人团队亮相2025年“4.23”世界读书日“阅青春·青春万岁”千人诵读大会暨“读者之星”颁奖仪式
2025-05-06 15:08  


我校机器人团队亮相2025年“4.23”世界读书日“阅青春·青春万岁”千人诵读大会暨“读者之星”颁奖仪式


2025418日,2025年“4.23”世界读书日“阅青春·青春万岁”千人诵读大会暨“读者之星”颁奖仪式在太原理工大学明向校区明向会堂举行。我校与山西电视台有关领导共同出席大会。省内多家出版社负责人、著名作家、节目主持人、朗诵艺术家,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师生代表1000余人参加了诵读活动。


由机器人团队指导教师张良带领着机器人团队2019级队员安启航、杨亚玉和2021级队员马兆晨以及2022级队员叶卓然代表机器人团队与我校极地科考团队共同完成了巴金的《做一个战士》朗诵节目。展现出了机器人团队青春向上,敢于拼搏的精神面貌,受到了校领导和省电台领导的一致好评,给全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25年世界读书日期间,正值《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推进阶段,纲要强调深化全民阅读、提升全民语言文化素养。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定于2025年4月23日至25日在山西太原举办。大会以“培育读书风尚建设文化强国”为主题,通过全民阅读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文化滋养和精神力量。

“4.23世界读书日——阅青春千人诵读”活动是山西广播电视局、山西广播电视台、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广播电视协会联合打造的大型读书活动,该项目也是太原理工大学与山西广播电视台多年联袂打造的阅读文化品牌,对全民阅读起了良好的引领作用。




(朗诵视频)

视频内容

主持人:在太原理工大学,有这样两支享誉全国的科研团队,他们年轻,但他们胸怀理想,脚踏实地,创新探索,书写当代青年奋斗的篇章。

主持人: 用青春热血融化千年寒冰,让山西智造挺进世界尽头,在没有国界的科学疆场上,这群三晋大地走出的破冰者,书写属于中国的极地传奇,有请太原理工大学极地科考团队的老师和同学们。

太原理工大学南极科考团队上场并介绍:

大家好,我是太原理工大学极地科考团队,寇立伟,2021年参加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2023年参加中国第13次北极科考,2023年9月5日,随“雪龙2号”科考船抵达北极点。我是郭栋梁,2024年参加中国第41次南极科考,任务期间建设了我国南极第一套规模化氢能源系统。我是马泽楷,2023年参加中国第四十次南极科考,与“雪龙”号科考船在南大洋劈波斩浪。我是谷鹏飞,2023年参加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任务期间安装的风光氢储荷清洁能源微系统在南极冰盖发出第一度绿电。我是安宝宝,2024年参加中国第14次北极科考,新建“极地”号科考船正式入列,与“雪龙2”号一起破冰耕浪,出征北极。

太原理工大学极地科考团队,寇立伟老师:

北纬38度是我们的故乡,北纬66度和南纬66度是我们奋斗的方向。太原理工大学极地科考团队成立于2004年,21年寒来暑往,30人次极地远征,我们让北极冰区有了中国的眼睛;我们主力研发无人冰站,北极观测进入无人时代;我们种下风-光-氢-储-荷的绿色种子;我们写下《南极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十二年发展纲要》。这是新时代,中国献给极地生态的郑重承诺。劈波斩浪,破冰前行,这就是我们——太原理工大学极地科考团队。】

主持人: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下,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不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梦想与青春的共鸣。太原理工大学机器人团队,站在科技的浪潮之上,书写着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的奋斗篇章,有请太原理工大学机器人团队的老师和同学们。

太原理工大学机器人团队上场并介绍:

大家好,我是太原理工大学机器人团队指导教师,张良,我指导了5届学生,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6项,成绩名列前茅。我是太原理工大学机器人团队2019级队员,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优秀结题项目,项目负责人,安启航。我是太原理工大学机器人团队2021级队员,第十七届国际先进机器人及仿真技术大赛全国一等奖获得者,马兆晨。我是太原理工大学机器人团队2019级队员,第13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获得者,杨亚玉。我是太原理工大学机器人团队2022级队员,2023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全国一等奖获得者,叶卓然。

太原理工大学机器人团队张良老师:

太原理工大学机器人团队成立于2007年,十余年来,机器人团队在国内外科技竞赛中获冠军54项;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山西日报等主流媒体采访、报道超过百次。团队荣获山西省五四青年奖状、太原理工大学红旗团支部、太原理工大学特别贡献奖等多个荣誉。

机器人成为我们探索世界的忠实伙伴,它们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机械,更是承载梦想与激情的载体。每一次创新、每一次突破,都是我们青春的印记!我们是太原理工大学机器人团队。

主持人: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乘理想之马,挥鞭启程!今天我们来听听这两支年轻科研团队的心声。

朗诵巴金《做一个战士》

寇立伟老师:一个学生问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回答他:“做一个战士。”

张良老师:我的学生问我:面对科学难题,如何向前走?我也回答他:“做一个战士。”

郭栋梁老师:《战士颂》的作者曾经写过这样的话:我激荡在这绵绵不息、滂沱四方的生命洪流中,我就应该追逐这洪流,而且追过它,自己去造更广更深的洪流。

3位老师合:自己去造更广更深的洪流!!

马泽凯:在这个时代,战士是最需要的。他并不一定要持枪上战场,他的武器也不一定是枪弹。他的武器还可以是知识、信仰和坚强的意志。

安启航:在这个时代,战士是最需要的。他并不一定要持枪上战场,他的武器也不一定是枪弹。他的武器还可以是知识、信仰和坚强的意志。

谷鹏飞: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享受阳光。

马兆晨:却在暗夜里燃起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走向黎明!

安宝宝:战士是永远年轻的,战士是不知道灰心与绝望的。

杨亚玉:战士是不知道畏缩的,对于战士,生活就是不停地战斗。

叶卓然:在战斗中,给战士指路的是目标,是未来!!

寇立伟老师:在这个时代,战士是最需要的。他的武器是知识、信仰和坚强的意志。

张良老师:他的武器是知识、信仰和坚强的意志。这便是我们现在需要的战士!

郭栋梁老师:支配战士的行动的是信仰,他的脚步很坚定,他看定目标,便一直向前走去!

机器人团队合:脚步很坚定,看定目标,一直向前走去!

极地团队合:脚步很坚定,看定目标,一直向前走去!

齐合:做一个战士!做一个战士!做一个战士!!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