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训练中心
 本站首页  中心概况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党群建设  教学与管理  实训资源  创新创业  学校主页 
  通知公告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1-2周... 2024-02-26
2023年度工程训练中心十件大事 2024-01-12
中共太原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2023-12-08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11-12... 2023-11-06
转发学校通知:“关于组织开展... 2023-07-31
阶段性总结报告(2018-2022年)... 2023-06-28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第15-16... 2023-05-26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第13-14... 2023-05-12
  教学管理
阶段性总结报告(2018-2022年)... 2023-06-28
2022年年度报告公示--工程训练... 2023-02-28
2021年年度报告公示--工程训练... 2022-02-28
2020年年度报告公示--工程训练... 2021-02-28
2019年年度报告公示--工程训练... 2020-02-28
2018年年度报告公示--工程训练... 2019-02-28
电工电子实习教学 2019-02-17
云制造技术教学 2019-02-17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山西经济日报》采访报道机器人团队师生
2021-11-02 10:18  

赛出创意 晒出青春

——第二届中国大学生智能照明和智能穿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侧记

  秋意浓,创意更浓。
  深秋的太原理工大学校园层林尽染,在一片充满青春热情和创新元素的氛围中,第二届(2021)中国大学生智能照明和智能穿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如约而至。
  “智能应用、靓丽人生”,大赛主题鲜明地指明了宗旨:提高我国各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丰富大学生科技比赛阅历,激发大学生创新热情,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展示青春风采。

务实高效,激发热情开辟未来

  中国大学生智能照明和智能穿戴创新创业大赛由太原理工大学承办,今年是第二届。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润祥作开幕致辞时表示,此次大赛探索出一条由协会、学校牵头,政府有关部门支持,企业参与,社会关注,共同办赛办节的一整套新机制。
  “新机制”新在何处?具体负责大赛各项工作的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张军朝给出了答案——竞赛模式。
  “从照明和穿戴领域的实际需求抽象成工程项目作为竞赛对象,全国竞赛组委会充当甲方角色,而参赛队伍以团队的形式充当乙方角色,通过分析、设计、竞标、实施、排错、优化、移交等多个实际环节完成竞赛。”张军朝具体介绍了大赛的竞赛模式。
  最终,参赛队伍在深入分析工业对象的基础上完成设计,同时运用智能技术兼顾节能、效率等优化目标,以实际效果来决定名次。
  “高校培养的人才、创新成果,怎样推向合适的企业?企业怎么摆脱招聘会看书面材料、无法了解实际水平和动手能力的困局?这种以‘工程项目’作为竞赛对象,模拟现实甲方乙方的实际市场情形的大赛,就是最实际、最接地气的对接平台。”张军朝如是说。
  这次大赛邀请了多家有关企业前来观摩,并与八家企业签署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大赛期间,山西省(2021)第二届智慧城市和数字文旅经济发展交流峰会和学术讲座同步举办。来自全国的4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智慧灯杆、数字文旅、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等话题深入交流,并就主办方正在起草的《山西省智能杆塔技术标准》和《山西省文化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提出建议。
  “相比于首届大赛,今年的比赛无论从范围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活动也更丰富,也更加契合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张军朝告诉记者。

创新创意,绽放创新创业梦想

  在两天的比赛中,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们充分展示青春的活力、活跃的思维和想法。
  选手们利用计算机、无线通讯数据传输等技术组成的分布式无线遥测、遥控、遥讯控制系统,实现对照明设备和穿戴设备的智能化控制,使照明设备具有亮度调节、灯光软启动、定时控制、场景设置等功能,使穿戴设备具有照明、加热、强肌、减脂、塑身、理疗等功能,并达到安全、节能、舒适、高效、健康的特点。
  黄伟志是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他带来的项目是面向人因照明的多基色自适应智能灯具,传统的LED光照不仅使人眼产生视觉,还能影响人体褪黑色、皮质醇的释放,进而调控人体的睡眠、生物钟昼夜节律以及情绪。他的项目可以通过技术调控光谱形状进而改变光源的色温、显色指数等视觉参数,使其同时满足工作学习、休闲模式、教室照明、类太阳光谱模拟等不同场景的功能需求。黄伟志的项目引来在场评委们的热议:“这样的项目从实际生活出发,未来的市场中也需要这样贴近人们生活的产品。”
  像这样出彩的项目在这次大赛中还有很多太原理工大学机器人团队的多功能头盔项目,拿到此次大赛的二等奖。参赛队员陈浩说:“我们设想的5G万物互联智能头盔具有智能化家居控制中枢、增强现实技术、生命体征实时检测、安全防护、智能出行模式等功能。例如在智能出行模式中,用户出行驾驶电动车时,头盔自动开启驾驶模式。利用AR对道路进行仿真建模,头盔将利用建模结果对不同路线的时间长短、道路的危险性等各类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反馈给用户一个最优路线方案。

青春成长,激励自我砥砺前行

  对参赛选手来说,比赛是一个展示梦想的舞台,更是成长过程中的一次历练!
  大赛现场,部分参赛小组进行了作品的展示,其中来自天津大学的张振宇、郝松辰,太原理工大学的洪中建、郭昊等带来的作品《山西古建》,是多学科融合、各高校合作、产教融合的代表作品。该团队成员在暑假期间,利用视频会议多次交流,将山西的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古建筑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比如晋祠圣母殿、应县木塔、平遥古城听雨楼。郭昊同学说:“我利用柔性导光膜,结合自己的专长,为我们山西的旅游做宣传。”洪中建同学代表项目组进行了决赛答辩。最终,该项目获得此次大赛的特等奖。
  同样,来自太原理工大学的机器人团队,共有3个项目进入决赛。该团队项目指导老师李文惠说:“去年,该团队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12次,获奖项目120项。”青春创业路上,他们一直在努力,一刻都未曾停歇。
  “有幸在大学阶段,参加国家级别的创新创业大赛,这种比赛激发了我们对智能制造的兴趣和动力,也让我们认识到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今后我们会更加注重沟通和协作。”一位结束比赛的队员兴奋地说道。

本报记者王佳

 

 

《山西经济日报》报纸连接:

http://www.sxjjb.cn/szb/html/2021-11/01/content_226014.htm

 

关闭窗口